不可自殺
 
     
  简繁转换 - 简体  
     
 
 
     
  佛教禁止/反對殺生包括他殺及自殺
佛教認為人身寶貴、難得,眾生在無量劫輪迴中,獲得人身的機會如「盲龜值木」,極為難得。對修學佛法來說,人身沒有八無暇、有十圓滿,是修學佛法的最好善緣條件。無論我們報答父母養育之恩,或追求世間幸福生活,又還是修學佛法去渡化眾生以獲得出世間的解脫利益都要依靠這極為難得的寶貴人身
 
     
  凡夫由於無明的緣故,在六道輪迴中流轉生死,為苦逼迫,無有出期。而六道中惟有人間是最好修行的地方,雖則天道的福報比人間來的好,但在佛教來看,人是作業的主體,其他五道是依於受報的生命現象來生存,所以能受報生於人間,是非常難得的一件事。人身雖然難得,若沒有珍惜及好好利用不依此人身好好修行得證解脫,反而隨欲作孽,依孽受報,則在生死輪迴中受盡種種的苦人身既是罪苦的淵藪,同時也是解脫的根本佛教為了解脫生死,對生命是非常尊重、重視的。
 
   
多位顯密大德對自殺的看法
念佛人可以自殺以求早點往生嗎?
印光法師:「念佛之人,不復作生死孽,然宿孽未盡,何能即得往生?
若厭世心切,竭誠盡敬,專志念佛,求佛垂慈,早來接引,則亦有之。若自戕其生,以期往生,則便成枉死鬼矣。以彼功夫未到而自戕,當其正戕時,已經心失正念。況其戕之之苦,苦不可喻。心失正念,何能與佛相應,蒙佛接引也。此種邪見,自誤誤人,害豈有極。切勿說此話,免得無知受害。」
淨空法師:「自殺能不能解決問題? 不能,自殺是從果上斷,但斷不了,祇會沒完沒了,果報上不能解決因果問題。你的孽習在,就是印象在,這個印象不會隨你的身體而生滅。自殺是造作惡孽,不但對自己不利,它對於一切眾生造成了負面影響。世間多少人在學習、在模仿,這樣會把人心、人的行為,誘導向邪惡那方面去,這是造惡孽,造極重的惡孽。我們學佛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一定要給社會大眾做好榜樣,決定不能造作惡孽。自殺是極重的罪孽,你細讀佛經就明了,自殺的果報都在地獄,其他宗教也這麼說。你再痛苦都不能自殺,自殺解決不了問題。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把問題搞複雜了,將來果報更苦!」
星雲大師:「自殺者當時的心情,必定是帶著一種心靈創傷,是在痛苦、哀傷、無助、絕望、焦慮,甚至是憤怒、嗔恚、懊悔的情緒中死去,就憑當下這麼一念,死後必定墮入地獄、餓鬼、畜生,這就是《俱舍論》所講 的“業道”。」
索達吉堪布:「有的人會想到自殺,這是前世的串習,也是暫時的違緣造成,亦是前世惡孽成熟。輪迴世間的眾苦逼迫是十分難忍且恆時存在的,有智者理應對此生起認識而尋求出離。但是在希求解脫時,並不能像那些自殺者一樣,採取自盡生命的粗暴方式。這種方式,是在愚癡無知的心態 下所採取的一種非法惡行,不但不能斷除痛苦趨入解脫勝境,反而會墮入更深的無明痛苦深淵。自殺者因強烈執著虛幻的自我,執著“我受不了痛苦”,愚昧地認為若毀掉色身,就不會再有痛苦感受。這樣的愚者又怎知若要斷苦,必須從內相續以智慧斷除無明我執才行。如果祇毀滅色身就可斷苦,那眾生早就應該沒有痛苦了,因為在無始輪迴中,每一位有情都曾無數次捨棄色身。佛教中的空性見,通過剖析“我”不存在,能徹底斷除一切痛苦。由於感受痛苦的“我”與所受的痛苦之間,是一種互相觀待關係,故離開了一者,另一者必然不存在。」

索達吉堪布:「不可使自己像溫室裏的花朵,到了社會上,一點挫折也不能忍受,動不動就要自殺。其實,生活中不可能沒有絲毫痛苦,我們不必去逃避它,而應當正視它,懂得將其轉為道用的方法,這樣才能提升自己的心智,塑造完善人格。」


  參考資料:
本網頁
 
 
> 智慧寶庫
>> 佛學淺談
>>> 不要自殺
  切勿自殺
  自殺的果報
  阿羅漢入滅與世俗自殺的分別
 
佛教金剛乘中心(法國)   http://www.vajrayana.asso.fr
> 佛學理論
>> 生命的真相
  暇滿人身難得
 
> 智慧廣場
>> 生命的寶貴
   
> 智慧廣場
>> 佳文
>>> 跨越生命中的障礙
  盼望明天的喜悅
  常想一二